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研究>正文

「iScience」徐兵河院士团队发表安罗替尼联合PD-L1单抗去化疗方案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Ib期研究成果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3/6/19 14:11:19  浏览量:5350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2023年6月1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佳玉主任作为第一作者、徐兵河院士作为通讯作者在Cell子刊iSciecne在线发表题为“A phase Ib study of TQB2450 plus anlotini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创新性地使用PD-L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用药选择,《肿瘤瞭望》特邀研究者对研究数据进行解读。

编者按:2023年6月16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佳玉主任作为第一作者、徐兵河院士作为通讯作者在Cell子刊iSciecne在线发表题为“A phase Ib study of TQB2450 plus anlotini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创新性地使用PD-L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三阴性乳腺癌(TNBC),为患者带来了更多用药选择,《肿瘤瞭望》特邀研究者对研究数据进行解读。
 
通讯作者:徐兵河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第一作者:王佳玉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内科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01
研究背景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一种以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表达缺失为特征的乳腺癌。TNBC约占所有乳腺癌的15%,由于其缺乏明确治疗靶点,对内分泌治疗及靶向治疗不敏感。与其他乳腺癌亚型相比,TNBC往往更具侵袭性且转移风险更高,预后也相对更差。目前一线化疗和免疫疗法可为少数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临床获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联合化疗治疗晚期TNBC患者较单纯化疗显着改善PFS,获FDA批准用于晚期TNBC的一线治疗。化疗仍然是二线或后线的主要治疗方法,且疗效较为有限。晚期TNBC患者,尤其是在二线或更后线治疗阶段,迫切需要新的药物或联合治疗方案。
 
癌症免疫治疗是目前探索最多的医学领域。此外,肿瘤血管生成在肿瘤生长和侵袭中发挥关键作用。ICI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去化疗方案在子宫内膜和卵巢肿瘤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然而,目前还没有关于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D-L1)抑制剂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治疗晚期TNBC的研究。
 
安罗替尼是一种多靶点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可有效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生长。TQB2450是一种靶向PD-L1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I期药代动力学研究(CTR20180272)初步结果表明,晚期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可以从TQB2450治疗中获益。TQB2450对其他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值得进一步研究。从机制上推测,TQB2450与安罗替尼联合治疗晚期TNBC可能具有协同作用,发挥更好疗效,且相较于化疗方案,患者接受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去化疗方案可能会具有更好的耐受性。
 
本项Ib期试验旨在探讨PD-L1抑制剂TQB2450联合安罗替尼治疗晚期TNBC患者的安全性和初步疗效。
 
02
研究结果
 
1.患者基线特征
 
2019年5月29日至2020年9月28日,研究共入组34例晚期TNBC患者。在剂量递增阶段,3名患者接受10 mg安罗替尼联合1200 mg TQB2450,3名患者接受12 mg安罗替尼联合1200 mg TQB2450,均没有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DLT)。因此,后续28名晚期TNBC患者在研究扩展阶段接受12 mg安罗替尼联合TQB2450治疗方案。患者的基线特征如下表显示:
 
 
患者中位年龄为50.0岁(范围,32.0-70.0),76.5%的患者仅接受过一种既往全身治疗。28名(82.4%)患者存在至少两个转移部位,20名患者存在内脏转移,包括肺(35.3%)和肝(23.5%)转移。6名(17.6%)患者PD-L1阳性表达。截至2022年1月30日,4名患者因自身原因决定退出研究,27名患者出现疾病进展,3名患者仍在接受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8.79个月(范围,5.78-13.40)。
 
03
疗效与安全性
 
如下表所示,34名患者中有3名(8.8%)获得完全缓解(CR),6名(17.6%)获得部分缓解(PR),客观缓解率(ORR)为26.5%(95%CI,12.9-44.4)。疾病控制率(DCR)为73.5%(95%CI,55.6-87.1)。总人群、10 mg安罗替尼组患者和12 mg安罗替尼组患者的疾病进展(PD)率分别为20.6%、33.3%和19.4%。
 
 
下图展示了缓解持续时间(DoR)的蜘蛛图和游泳图,以及肿瘤大小尺寸相对于基线的最佳变化瀑布图。
 
 
总人群中,患者中位PFS为5.6个月(95%CI,2.9-7.5),中位DoR暂未达到(95%CI,4.5-未达到)。总人群6个月的PFS率为49.9%(95%CI,31.1-66.1)。疗效达到CR或PR的患者中位PFS长于疾病稳定(SD)的患者(未达到[95%CI,7.1-未达到]vs 5.6个月[95%CI,4.1-6.9],P=0.001)。中位OS目前尚未达到(95%CI,11.7-未达到),如线图所示。
 
 
在本研究的34名患者中,6名患者为PD-L1阳性,13名患者为PD-L1阴性。PD-L1阳性患者的中位PFS(5.6个月[95%CI,1.38-未达到])在数值上低于PD-L1阴性患者(11.0个月[95%CI,2.6-未达到])。PD-L1阳性和PD-L1阴性患者的6个月PFS率分别为44.4%(95%CI,6.6-78.5)和68.6%(95%CI,30.5-88.7)。但需注意PD-L1阳性患者数较少,且15名患者PD-L1状态未知,故患者PD-L1表达状态与疗效的相关性仍需进一步研究探索。
 
 
在34名患者中,17名(50.0%)发生≥3级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包括QT间期延长(n=6[17.6%])、高血压(n=5[14.7%])、手足综合征(n=3[8.8%])、腹泻(n=3[8.8%])、高甘油三酯血症(n=2[5.9%])、高胆固醇血症(n=1[2.9%])、中性粒细胞计数减少(n=1[2.9%])、口腔粘膜炎(n=1[2.9%])、食欲不振(n=1[2.9%])、体重减轻(n=1[2.9%])、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n=1[2.9%])、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升高(n=1[2.9%]),白细胞减少(n=1[2.9%]),腹痛(n=1[2.9%]),血胆红素升高(n=1[2.9%])(表4)。没有发生与治疗相关的死亡。
 
三名患者因不良事件(AE)导致安罗替尼剂量降低,分别为口腔粘膜炎、手足综合征和食欲不振。没有患者因AE停止研究治疗。
 
发生率≥5%的最常见免疫相关AE(irAE)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症(n=9[26.5%])、促甲状腺激素升高(n=6[17.6%])、甲状腺功能亢进症(n=3[8.8%])、ALT升高(n=2[5.9%])和AST升高(n=2[5.9%])。没有发生≥3级的irAE。
 
 
 
 
04
研究结论
 
研究表明TQB2450联合安罗替尼作为一种去化疗方案,对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晚期TNBC患者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为患者后面治疗带来新的选择。TQB2450联合安罗替尼对比单纯化疗治疗晚期TNBC的三期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从而进一步确认该方案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Wang J,Sun T,Ouyang Q,Han Y,Xu B.A phase Ib study of TQB2450 plus anlotinib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iScience.2023 May 13;26(6):106876.doi:10.1016/j.isci.2023.106876.PMID:37275528;PMCID:PMC10238930.

版面编辑:张靖璇  责任编辑:卢宇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