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研究>正文

中法乳房重建大会丨厉红元教授:中法携手,从乳房重建突破到治疗理念焕新,引领临床实践系统性变革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5/4/23 11:48:46  浏览量:409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日前,由重庆市临床医学研究联合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承办的“中-法乳房重建大会”和第1届“中-法乳腺癌青年论坛”圆满落幕。会议展示了一系列前沿技术和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了乳腺癌的规范化与个体化治疗。会上,肿瘤瞭望特邀采访了大会主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厉红元教授,请他为我们介绍两个会议日程安排、亮点内容,并就乳腺肿瘤整形保乳的降阶作用进行分享。

编者按:日前,由重庆市临床医学研究联合会主办,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承办的“中-法乳房重建大会”和第1届“中-法乳腺癌青年论坛”圆满落幕。会议展示了一系列前沿技术和研究成果,进一步推动了乳腺癌的规范化与个体化治疗。会上,肿瘤瞭望特邀采访了大会主席——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厉红元教授,请他为我们介绍两个会议日程安排、亮点内容,并就乳腺肿瘤整形保乳的降阶作用进行分享。
 
01
肿瘤瞭望:作为大会主席,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中-法乳房重建大会”的会议日程安排,以及本次大会将呈现哪些亮点内容?

厉红元教授:在此次“中-法乳房重建大会”两天手术日展示中,我们展示的外科手术内容都各有侧重,第一天我们主要聚焦于乳房肿瘤整形保乳技术(OPS)展示,来自法国的Fabien REYAL教授和我进行了多种乳房肿瘤整形保乳技术(如Grisotti技术、V型技术、Wise Pattern下蒂技术、网球拍技术)的演示。
 
第二天的日程则重点围绕乳房重建领域的技术展开,我们邀请到法国Nicolas LEYMARIE教授和吴炅教授进行精彩的手术演示,包括PAP技术和DIEP技术等。这两项技术目前相对成熟,但仍有诸多方面需要外科医生重点关注。
 
本次大会上,两天的手术演示与报告内容均聚焦于如何提升乳腺癌患者的治疗疗效和生活质量,其最终目的是让患者能够更好地回归社会,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02
肿瘤瞭望:首届中-法乳腺癌青年论坛的举办意义重大,请您为我们介绍下举办本次青年论坛的初衷为何?对于中法两国乳腺癌领域的中青年专家交流与合作,您有着怎样的期待?

厉红元教授:学术是需要传承与发展的,我们此前已成功举办多届中-法(国际)乳腺癌高级学术论坛,而今年特别设立中-法乳腺癌青年论坛,就是要为更多青年学者提供展示学术成果与才华的舞台,这是举办本次论坛的初衷。
 
中法交流是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开展的一项重要特色活动,中-法(国际)乳腺癌高级学术论坛在国内也具有广泛影响力。我们希望在老一辈专家已有的中法交流基础上,进一步将学术活动延伸到青年一代,拓展学术交流的深度与广度,推动他们与其他国家的学者进行深入交流与学术碰撞。
 
本次青年论坛汇聚了多位国内资深专家,如宋尔卫院士、徐兵河院士、邵志敏教授、吴炅教授等。同时,我们也邀请了余科达教授、江一舟教授、徐莹莹教授等乳腺癌领域的中青年领军人物,共同探讨乳腺癌领域的临床前沿问题。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首届论坛必将取得圆满成功。
 

03
肿瘤瞭望:在乳腺癌治疗中,肿瘤整形保乳技术日益受到关注。请您为我们分享下,这一技术是如何平衡肿瘤学原则与整形外科美学的需求,从而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您如何看待肿瘤整形保乳的降阶作用?

厉红元教授:在本次“中-法乳房重建大会”上,我专门就“如何看待乳腺癌外科治疗的降阶--肿瘤整形保乳”做出了学术报告。随着乳腺外科治疗理念的更新,我们越来越重视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这也是我们开展乳房重建的重要原因。除乳房重建外,肿瘤整形保乳技术也是一种能满足患者需求的治疗方式,通过这项技术,患者不仅能保留乳房外形,还能维持其功能,这一点至关重要。从国际研究数据来看,PubMed上相关文献数量近年来也呈现显著增长趋势(尤其是2010年后)。
 
因此,这是我今年选择这一主题进行学术报告的原因,也是本次大会重点展示各类肿瘤整形保乳技术的初衷。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学术交流,能帮助外科医生更好地认识、学习这些技术,进而转变治疗理念,最终让更多患者获益。
 
 
厉红元教授
外科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重庆市乳腺癌中心)主任
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乳腺外科专家工作组副组长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常务
重庆市医师协会乳腺外科医师专委会主任委员
西部乳腺甲状腺专科联盟理事长
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副主编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乳腺癌

分享到: 更多